2013-05-19

浸水營古道

P1012650

浸水營古道是一條越過中央山脈的通道,由屏東枋寮通往台東大武,全長47公里,
自清光緒年間修築至今,已有130多年的歷史,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道,
因為終年潮濕多雨,年雨量高達5200毫米,只次於基隆火燒寮,因此有「浸水」之稱。

這個學期參加文山社大的古道課程,浸水營 + 阿朗壹古道是學期中的重要活動,
很幸運的,我們在這裡沒有遇上大雨,但神出鬼沒的吸血螞蝗,還是讓這趟旅程刺激萬分!

P1012609

浸水營古道早年為原住民與漢人進行貿易的通道,也是平埔族馬卡道人移居臺東的道路,
受到「牡丹社事件」影響,清廷於光緒八年(1882年)派遣周大發等人負責監修此一路線,
作為「開山輔番」的正式官道,越過群山通往後山卑南(臺東),稱為「三條崙卑南道」,
日據時期改修築為聯絡西部枋寮與東部大武的警備道路,並稱之為「浸水營越嶺道」。

數百年來,浸水營古道經歷平埔族、卑南、排灣、荷蘭人、漢人、日本人等頻繁的使用,
從事交易、移民、爭戰、傳教、郵遞、以及學術調查,儼然成為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,
這條看似平凡無奇的林間小徑,其實是臺灣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古道之一。

P1012633


將浸水營和阿朗壹並作兩天的行程是不錯的規劃,從屏東走到臺東,再從臺東走回屏東。
社大的老師租來巴士接駁,讓我們可以直接深入山區,以大漢林道作為起點,
也讓整個浸水營古道的路程都是一路下坡行進的,實際步行大約15公里,
最後還有6公里的河床便道,則是搭乘發財車接駁,整體走下來是蠻愜意的。

走在雲霧飄渺的林道中,就算沒有積水,古道也是濕漉漉的一片,
基於進水、弄髒、滑倒等等的考量,穿上雨鞋前來似乎是比較聰明的選擇。

P1012623

P1012664
從大漢林道走往姑仔崙吊橋,幾乎是整路的下坡,體力上不會消耗太多。

P4282685
為整趟旅程添增刺激元素的螞蝗,儘管配備再齊全,還是可能鑽到你的小腿上!

P1012666

P4282697

P4282686
沿途如果仔細觀察,可以找到幾個前人留下的建築,包括清嶺的營盤、日據駐在所等遺跡。

P4282708
一路向東,高度逐漸降低,等到看到姑仔崙溪的河床時,代表終點也快到了!

P4282733
作為旅程最後很棒的一個景點,姑仔崙吊橋。

P4282739
發財車載著我們穿過河灘地,最後這6公里要真靠雙腳走起來,還挺讓人吃不消的~


整體來說,浸水營古道是段輕鬆的路程,相較於隔天的阿朗壹,沿途沒有太多獨特的風景,
但如果事先做足功課的話,應該更能體會這條道路所代表的歷史意義,
當然,真要來走這段古道,起點終點的車輛聯絡是最重要的,不然真的會多走很長一段啊!



參考資料:
1. http://www.forest.gov.tw/ct.asp?xItem=48753&ctNode=2376&mp=350
2. http://www.prowang.idv.tw/gudao/jinshueiying/jinshueiying.htm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